查看原文
其他

媒介与物质的对话 :评《破茧》新媒体艺术展的超文本性

天府学院•美术馆 天府学院美术馆 2022-09-20



我们邀请你来这里完成一次与自己的对话,在光怪陆离的世界中,至少这一刻




"  你是自由的"






滑动查看更多

破茧—新媒体艺术展︱部分作品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每一次新媒介的诞生对艺术来说都是一次迭代更新的机会。新媒介这个概念一直处于流动之中,尤其是当下这个时代,新媒介为当代艺术的生产、流通开启了全新的机制和美学。当下新媒体艺术在中国呈现出枝繁叶茂的态势,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抑或艺术他律的必然。理解新媒体艺术,“媒介”是一个有效的通道。媒介在艺术发展的数千年以来从未像今天一样受到弥足的重视,理解媒介以及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至关重要。审视当下的新媒体艺术展,其主题的观念性、形式的丰富性、媒介的多元性对沿用单一的知识结构、纯粹的艺术美学或传统的艺术经验与审美范式均提出了挑战。可以说,一场新媒体艺术展就是一场超文本的演练、链接、流动、交互在艺术与媒介中交织与游走。


《破茧》新媒体艺术展正是基于媒介与物质的对话下的产物,这场汇集了来自国内外23位艺术家的展览,从展览类型上看涵盖了投影增强现实、激光交互装置、影像装置、声音艺术、数字灯光装置、光影装置、视频动画与综合材质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在艺术内容上,囊括了媒介传播、人机关系、观看机制、消费文化、娱乐再现、大数据批判、计算机控制、时间与存在、沉浸交互、记忆模式、数字生命、物理哲思、艺术信仰、数据隐私、人性思考、文化隐喻、身份与声音艺术等。新媒体艺术的关键性在于媒介物质性的概念覆盖范围极广。物质性本身就有无穷的层次、范围和维度。媒介物质性,泛指一切涉及“物”与“物质”的媒介构成、媒介要素、媒介过程和媒介实践,媒介产生的变量辅佐着当下艺术展览内容和形式在纬度、深度、广度上的拓展。由此,一个新媒体艺术展足以对当下媒介化的文化与社会窥斑见豹。《破茧》新媒体艺术展在西南地区吹响了号角,拉开了漫长的艺术与科技互文的序幕。


《破茧》新媒体艺术展从某种程度上挣脱了传统艺术题材和表现的樊笼。有别于宏大叙事,这群艺术家从生命的切实思考出发,或乖巧、或严肃、或静穆、或调皮、或冷峻、或热情、或平静、或低调。保持一种对艺术与科技的好奇之心;维持一种艺术与媒介的零度创作;秉持一种客观有趣的思考实践;坚持一种艺术与哲学的反思争辩。因此,《破茧》新媒体艺术展呈现出复杂的知识结构、多元的媒介样态、丰富的视觉感官以及新颖的艺术实践。这场展览既有围绕物质与虚拟的探讨,也有物质与非物质的纠缠,更有媒介与艺术主体的追问以及观看与体悟的倍增。过去基于观看的艺术展,以静态的图像或相对单一的艺术形式主要依附于作品的阐释与批评。在新媒体艺术中,体验与互动却更为重要。对展品的详细阐述远不如现场体验来得真实与有趣。对展览的评价变得更为开放与丰富。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馆以及参观艺术的人群共同构建一个新媒体艺术文本,用超链接的方式吸附一切。从某种意义上看既具有消费文化与数字时代引领下交互游戏般的嬉戏,也映射艺术社会学批评下参与式艺术的严肃。理解媒介、赋权观众、建构艺术是理解新媒体艺术的关键要素。





 何为新媒介?

 回溯媒介纯粹性与媒介特异性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受媒介主导的艺术形态。研究新媒体艺术关键在于考察新媒介与新媒体艺术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诸多艺术理论家、批评家、策展人在研究过程中都提及过媒介,但媒介并没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原因有二,一是媒介并未像近二十年以来发展地如此蓬勃和丰富,二是媒介在艺术过往的范畴内尚不具有本体意义。目前,媒介在传播学和媒介学领域中作为主体呈现时,起到了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尽管艺术的丰满性必然依据媒介的创作形式和表现而决定,如果在两者之间不能建立基础关联性,那么,艺术实践将无法得到保障。当下围绕“媒体”的概念修订呈现出动态的变迁,例如混合媒体(Mixed-media)、多媒体(Multi media)、跨媒体(Inter media)、模拟媒体(Analog media)等等。正如新媒体艺术家列夫·曼诺维奇(Lev Manovitch)所言,当下处于一个混合美学(Hybrid aesthetics)驱动下的整合网络计算机逻辑与现有文化形式相交织的媒介逻辑时代。即来自不同媒体的内容、基本技术、工作方法、表达方式相互渗透形成的一种“深层混合性”(Deep remixability)媒介状况。


今天当代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媒介样态,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影像、动画、装置等新媒介的涌现惊人相似。新旧媒介的交替与碰撞发生在当下艺术的各个领域。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艺术的边界模糊,艺术话语的去中心化,艺术家群体的多元性都在一一的发生。本次《破茧》新媒体艺术展的参展艺术家包括了国内外新媒体艺术创作者和部分雕塑艺术家,用艺术实践的新颖性和丰富性回应了媒介与物质的对话。尤其是当下的雕塑面临如此丰沛的媒介材料更有革新发展之态势,无独有偶,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雕塑的兴盛与创新在当时前卫与先锋艺术实践现场异常活跃。


美国《十月》(octorber)杂志的创始人之一罗莎琳德·克劳斯(Rosalind Krauss)的成名作《作为扩展领域的雕塑》(sculpture in the expanded of field)一文中对当时无法被定义的雕塑艺术进行了批评和前瞻性的判断。克劳斯的担忧在于当各种新材料、新媒介进入到雕塑艺术的创作中时,雕塑的定义、范畴、艺术形式均发生改变。换言之,“当雕塑无法定义自身时,或将面对死亡”的本体性反思,和当下新媒介对艺术的深度介入后,艺术如何界定边界同样令人警醒。为了给当时的雕塑艺术打开新局面,克劳斯用媒介的纯粹性(medium-purity)和媒介特异性(medium-specificity)诠释了雕塑艺术拓展的必然性和迫切性。该篇文章让克劳斯声名大噪,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艺圈掀起了一股“拓展的艺术运动”。


绘画领域,马克·帝帝马施(M. Titmarsh) (Shapes of Inhabitation: Painting in the expanded field)、古斯塔佛·菲尔斯( Gustavo Fares)刊发了《扩展领域的绘画》( Painting In the Expanded Field);摄影领域,乔治·贝克尔刊发了《摄影的扩张领域》(Photography's Expanded Field);建筑领域内则是维德勒A.发表了《建筑的扩展领城》(VidlerA. Architectures Expanded Field);视觉领域内,诺曼·布列逊的《扩展领域内的凝视》(The Gaze in the Expanded Field);电影领域有扩展的电影( Expanded Cinema. Gene Youngblood, de Bruyn, E.C.H.X-Screen: Film Installationrs and Actions in the 1960s and 1970s);交叉领域则有:哈瑞特·霍肯斯的《地理和艺术:领域扩展的景点、身体,以及实践》(Harriet Hawkins, Geography and art. An expanding field Site, the body and practice);诗学领域,巴瑞特·瓦登特的《扩展领域内的史学:文本、视觉、数字》( Barrett Watten. Poetics in the Expanded Field: Textual, Visual)。扩展,彰显着新媒介的势不可挡;扩展,映射着时代的迫切需要;扩展,意味着艺术的自律、他为的势在必行。“媒介”的关键性作用理应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克劳斯敏锐地捕捉到了媒介之于艺术批评的重要性。她认为媒介的纯粹性,包括了媒介的自身属性与由媒介属性衍生的形式特性。讨论艺术作品的纯粹 “媒介”,使用不同的批评方法和叙事体制、生产,拓展艺术作品的 “隐喻意义”。纯粹的 “媒介”作为一种具有叙事性、展示性、隐喻性的客观存在,赋予了自身以象征意义的生活实践。因此,媒介被视为一种几乎以理念想象的方式对生活描述的表征存在,而我们亦无意识地、或被动地承认媒介表达,并丰富、强化生活的独特优势。克劳斯指出: “抛弃特定的媒介意味着严肃艺术的消亡。”这种由对 “后媒介”批评实践而形成的强烈的观念描述,旨在把当代艺术的媒介问题从传统研究扭转到对作为 “技术支持”的 “媒介”之包容性、创新性的媒介批评的语境中。


关于媒介特异性,克劳斯指出通过对削减媒介至只剩其物理性质,来强调其“特异”的属性,是一种强行剥离内容而只强调技术物性的错误做法。同时,媒介特异性也被泛滥地重铸成对象化(objectification)和物化(reification)的形式,即便如此,媒介特异性都有助于理解重重媒介叠加后的新媒介是一种“再媒介化”的过程。在当代艺术中,任何物体都可以成为艺术品的媒介。然而,与其他艺术实践不同,技术/媒介艺术常常存在于媒介特异性和非物质表现性之间的矛盾连续性中。一个特定的技术,如虚拟现实或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作品周围的话语,况且艺术家也强调这些媒体的非物质性。换言之,讨论新媒体艺术的时候,更强调它是一种媒介,一个系统,无论在生产或投放上都应被理解成是一套运行自如的系统。当新媒体艺术被当作系统来理解时,就应考虑系统内外的呼应关系,以及这个系统之间每个元素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些元素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策展人、观众、藏家、博物馆等。


那么,回溯当下,面临纷繁复杂的媒介状况与艺术实践,跨媒介性(intermediality)作为一个新的核心概念,也应被纳入批评的范畴。跨媒介,其本身具有语义学意义上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由此揭示了跨媒介研究的多样性和关联性特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不但是人的延伸,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建构了人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跨媒介”便于理解文化和艺术实践中的复杂现象。艺术学领域中的跨媒介研究,旨在通过不同意识及价值层面上各异媒介的相互关系,一方面经由以媒介特殊性定义的艺术多样性关系进入跨媒介的艺术统一性,进而把握艺术的共性原则和共有基础;另一方面又以媒介间所结成的已然或或然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即媒体间性),探究不同艺术门类在不同的媒体环境和不断发展的媒介技术的刺激下,相互移植、转换、共存、融通与整合的可能和方式。该种方法论同样适用理解新媒体艺术展,尤其是在多种媒介与物质共存的《破茧》新媒体艺术展。





 理解新媒体艺术的关键术语 

 物质、非物质与新物质 




1985年,法国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在巴黎的蓬皮杜中心策划了一个花掉八百万法郎,耗费整整两年时间并且超过五十人团队的名为《非物质》(The Immaterials)的新媒体艺术展。策展的初衷在于展现新的传播信息技术对当时文化的影响。展览形式包括交互装置、声音作品、响应式环境作品以及电子通信的早期形态实验。策展主题为“非物质”(immaterial),该观念被后来的新媒体艺术展广泛引述,使其成为新媒体艺术展览领域的鼻祖。围绕该观念的学术研究中最为突出的有奥利弗·葛奥(Oliver Grau)的“媒体革命”理论、罗莎琳德·克劳斯的“后媒介条件”(postmedium)和克里斯蒂娜·保罗(Christiane Paul)的“新物质性”(neomateriality)。三位学者的观点都表达出对新媒体艺术的“非物质性”的高度关注。新媒体艺术存在了近六十余年,作品数量庞大且媒介形式多样,艺术作品常常表现为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共存,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新媒体艺术的保存与收藏危机。


新媒介大至宏观世界的文化实践,小到艺术家个体的微小叙事,物质之间的(非物质)联系是新媒体的核心所在。保罗强调新物质性特征在于它的双重运作。首先是“数字技术在各种物质中的交融”,其次是“这种融合改变了人们与这些物质的关系,更撼动了人的主体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物质性揭示了数字技术已成为一种社会映射,让一些不可见的关系可见,也在不同媒介之间嫁接生成新的关联。这种新物质性被视为一种关系的创建,意味着对作品的定义、审美批评以及展览形式都需要重新改写。从某种程度上看,非物质的确在创造一种新的神话,是一套没有标签的语言法则,亦是一个没有边界、多媒介交融的工作模式。这样的开放模式促使业界加速了对该艺术门类的关注。媒介物质性研究,更像一个“标签式”(hashag)的学术兴趣,它聚合各种思潮,却“不作保证”。与其说它构建了一个媒介研究的中央服务器式的核心概念,不如说它形成了一个“区块链式”的学术探索方向。


新媒体艺术在实现方式上往往是非物质的,保罗称数字意识的艺术品的生产方式具有“新物质性”(neomateriality)特征。她认为,新物质性具备一种融合了网络数字技术,以数据为对象嵌入、处理和映射人类和环境的关系的能力。同时揭示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需要与数字技术自身编码的物质性即数字化同步。在保罗这里,非物质是新媒体艺术的一种自我指涉,它不能用虚拟来替代,而是新媒体的一个重要元素,对艺术实践、文化生产、接受以及策展过程都有深远的影响。理论家提兹亚娜·特拉诺瓦(Tiziana Terranov)将非物质性定义为“物质之间的关系”。这个解释侧重新媒体艺术的媒介属性,比以往任何的艺术媒介都更优越,数字技术可以链接商业系统和技术产业的各个层面。同时,也为文化生产和DIY文化开辟了新的空间。列夫·曼诺维奇用“转码”(transcording)阐释了物质将在数字空间和文化空间相互转换的过程。在曼诺维奇这里,物质经历了从现实到虚拟空间中的“非物质”转变,新媒介是一个“转码”的中介。


新媒体以过程为导向的特性给传统艺术世界带来了诸多挑战,包括从呈现、展示、保存到收藏。传统的艺术生产系统所对应的收藏和保存标准都不太适应新媒体艺术。在制度和现有“艺术体系”中如何容纳这种“新”艺术形式引出了诸多新观念、新范式、甚至是对技术哲学和审美等范畴的重新定义。新媒体艺术以其“非物质性”(immaterial)特征活跃于开放、变动的媒介空间,依赖于软件、系统和网络。从艺术史的角度看,新媒体艺术的诞生与达达主义、激浪派运动等艺术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该艺术浪潮掀起了观念艺术的表达,其核心在于“去物质化”。非物质性和去物质化都被视为新媒体艺术的关键呈现,但并不意味新媒体艺术的体系内所有元素都是非物质性的,比如硬件、设施、场地、技术等。这里指出的非物质性是针对新媒体艺术的收藏与储存而言。展示在现场的艺术作品是以非物质性的形式(光、声音、投影等)存在,然而生产和维护、播放等设施确是真实存在的物体。





 《破茧》新媒体艺术展 

 媒介与艺术的对话




廖一百 《数字花开》

3D Motion Graphic Work "Data Blooming"


本次展览按照展览主题分类看,第一类为着力于表现与批判媒介,反映艺术家对大数据、数字与艺术的关系的深度思考。以来自纽约的新媒体艺术家廖一百的《数字花开》(数字影像,2019)为例,用计算机编程的方式,演绎出“虚拟世界中,有虚拟的虚拟,也有虚拟的真实。计算机昼夜的演算,使得一团云,爱上另一团云。”在当今的大数据的时代,数据即生命,能永垂不朽的只有数据,数据演绎和备份了人生的历程和记忆,永远和来生,都会被刻写在云数据里面。数据本身没有情绪,但是数字化的艺术可以创造更强烈的观看情绪。


张小涛 《算法·景观》,2021

Algorithm·Landscape

多媒体装置 

尺寸可变


新媒体艺术家张小涛的《算法·景观》(多媒体装置,2021)强调今天的媒体或者互联网其实也是经过筛选的,媒体是有局限性的,并且都是带有主观性的。互联网媒体塑造的世界,也是资本或权力来塑造的世界,是权力塑造了的媒体景观。从互联网中发现的政治事件成为了一个全新的词海与图库,利用其中的元素可以自动生成为未知的景观,地缘政治事件如乐高玩具的模件,可以任意重组和拆装,它们成为了关于全球化政治与消费市场的开放式游戏,这些微型景观可以无穷尽的生长循环,也为后来者提供了一个当代艺术与社会现场的交往、介入与实践的话语样本。


低科技艺术实验室《Bifurcation》

数字灯光装置

80cm×60cm×15cm 


来自低科技艺术实验室的参展作品《Bifurcation》灵感源自 2019 年底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该作品以疫情期间地球图像的夜间光数据为驱动,将人与自然的动态关系可视化呈现,来探索 COVID-19 对人类活动和全球活动的影响。作品包括了“生命图景”、“时间黑洞”与“蓝色星球”三部分景观。以疫情期间地球图像的光数据建立算法模型,形成集自然、数据代码和人类记忆于一身的动态数据雕塑。


朱明《莫比乌斯》, 2021

EL冷光片,BOE屏,影像,画架

2000x2000x2000mm


新锐艺术家朱明的综合媒介艺术作品《莫比乌斯》(综合媒介艺术,2021),使用关键词为:媒介、跨媒介、信息或事件。旨在模拟一个信息/事件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与转译从而实现的跨媒介性活动,这印证了麦克卢汉关于“再度媒介化”的模态关系是一种传播的必然。媒介之间的循回往返和交相呼应、互通有无是今天信息在媒介中自由流通的真实写照。由此,理解《莫比乌斯》当用麦克卢汉的一句话“媒介传播中的内容成为了媒介本身,是再度媒介化的典型特征”。


李娜《生之光》,2021

灯光互动数码编程

640cmx170cmx25cm


大数据时代下的关注女性身份、身体的两位艺术家也带来了惊喜。李娜的作品《生之光》收集和征集乳腺癌患者胸部疤痕的图片,处理成 X 光片效果,所有胸部的疤痕用粉色柔性霓虹灯管连接,将痛苦隐藏在霓虹的背后。灯光随着心跳的频率闪烁,冰冷与柔软并存。作品想要探讨生理与心理、触觉与视觉之间复杂的联动性。


周雯静《她 Elle》,2017

壁纸

2700cmX886cm 


周雯静的《她Elle》收集了来自网络上 50 位知名的女明星、网红的肖像照片,把 50 张照片以 2% 的透明度叠加在一起,变换照片顺序的过程中,位发现不管姿势、发型、肤色有怎样的变化,五官却几乎一摸一样,成为了 50 张几乎相同的脸。不管是整容或是化妆术的方式,当代女性正改变着自己的样子。


《破茧》新媒体艺术展览中第二个类型,体现了新媒体艺术中最为关键的要素“交互”。交互性作为新媒介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意味着跨越边界,可以是人类与生物之间、电脑机械与身体之间、虚拟与现实之间等等。英国著名新媒体艺术家罗伊·阿斯科特认为新媒体艺术是典型的“互动型艺术”,他总结的新媒体艺术(作为互动艺术)的五个特点,跨领域的连结、感官的沉浸、人机互动、主客体转变、超越时空的发生,应证了他所言“对21世纪的艺术家而言,建构比呈现更为重要。”


蒲果毅《云罗天网》 ,2021

红外线感应装置


彭显锋 《云工厂》,2021

纯净水、泡泡液、电机等

50cmx50cmx50cm 


张增增《淡定》,2021

竹子、电流感应、振动器

500cmx150x150cm


来自艺术家蒲果毅的新媒体艺术《云罗天网》使用红外线与激光装置,制造出由光编织出的网。用此隐喻如今在大数据下人的无所适从。艺术家彭显锋的交互作品《云工厂》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把一团团云雾制造出来,再用精美的泡泡加以包装,借用地球的万有引力运送到面前。从时间的维度上来看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演变过程;从空间的纬度上看这是一个从上到下,从下再向四周扩散的过程;从物态的维度上来看这是一个从液态到固态,再从固态到气态的转变过程。张增增的《淡定》激发了对传统视觉符号竹的调侃与戏谑,充满着交互的乐趣。


白·科技艺术实验室 《流》 

视频投影 

空间可变

3分钟


A.S.M小组《病毒通道—一触即发》, 2021


来自白·科技艺术实验室,《流》呈现的是多种色彩相互反应下,流体在不断变幻过程争夺位置,相互吸引或者排斥,如同在自然环境中的水流形成一样神奇。A.S.M小组 《病毒通道—一触即发》作品通过用剪纸折纸的方式再现冠状病毒,让人们穿梭在病毒载体之间,触摸来触发装置,让观者感受似乎病毒离我们很近。就像现实中我们不停在需找冠状病毒的真相,结果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思维意识的极致混乱。


徐戈 《Sound Flower》, 2021

声音装置 不锈钢 定制声音模块 Led 

2.5m 


白小墨 《RETURN》, 2019

声音装置、激光装置、LED灯盘、单片机、奥松板、金属龙骨支架 

180cmx35cmx38cm

尺寸可变 


《破茧》新媒体艺术展览中第三个类型,即投影增强现实、激光机械与交互装置,代表艺术家有徐戈《sound flower》作品通过光影装置的作品形式,表现了未来人类之间的沟通方式。作者是想通过这种语言体现一种主导与被主导,传输与被灌输之间的连接方式。白小墨的声音与激光装置作品《RETURN》,延续其“秩序”系列交互装置艺术作品的特征:以计算机编程为手段、信息转换为本质、跨媒介交互为风格,并且以声音作为作品的核心媒介。


许毅博 《内核5.0》,2021

投影增强现实 


张翔 《一个奔向二维的中年职员》,2019

视频动画 

尺寸可变


许毅博《内核5.0》内核系列作品是对增强现实空间的不断实验,也是在艺术与大众化模糊地带的兴趣探索。作品自身的媒介实验成为了第一性。张翔的《一个奔向二维的中年职员》(投影 2019)“降维”是一种生存的选择,并非逃避,而一种积极的趋吉避凶的策略,这或许也是大部分中年的选择。


朱成 《喜怒哀乐》

二维半铝质影雕装置 

1.6mx1.2m


《破茧》新媒体艺术展览中第四个类型为新雕塑。代表艺术为朱成《喜》《怒》《哀》《乐》作为人性的内容和人类的基本情感形式。其次,这来自于我收藏四种材质即铜钱、私章、木活字和骨牌。例如铜钱的斑斓、骨牌的寒泽、木活字的幽暗与丝印的血红,媒材背后隐藏着与之紧密关联的诸如机巧、谋略、心智、运筹等文化性格,也与此时彼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有关。


陈铖《泷》,  2021

不锈钢铸造、不锈钢锻造、镜面精加工

50cmx50cmx50cm 


邓筱 《叠加态》,2020

不锈钢、镜面空间、转动装置 

1.5mx0.5m 


陈铖的《泷》表现水滴被捕捉在触地的那一瞬间,为时间提供一种形状。把水体切分开,放大的水体中静怡的水面,小中见大。而引申的意象,由此产生的深一层的情感。邓筱的新雕塑《叠加态》,体现了艺术加对量子力学的认知,即微观事物的运动和状态均是不确定的,一个处在叠加状态的物质可以分裂,不同的状态发生在不同的宇宙之中。


肖珣 《彭罗斯螺旋》,2021 

影像 

4932x1080 


黄铁舟 《世界》


李江 《波动的心》, 2021

三维数字雕塑 

100cmX100cm 


《破茧》新媒体艺术展览中第五个类型影像装置。肖珣的《彭罗斯螺旋》,在作品中通过影像作品提出混合空间的“身份问题”。将隐匿身份,隐匿性别,隐匿喜好,隐匿真实的一切。黄铁舟《世界》作品通过光影装置的作品形式,表现了未来人类之间的沟通方式。作者是想通过这种语言体现一种主导与被主导,传输与被灌输之间的连接方式。李江的影像装置《波动的心》,秀出暗淡无光的夜,郁闷,需要光彩夺目努力地绽放,少女的心经历了各种波动,很容易变的敏感就是灿烂的心。


王维思 《消逝的轮廓》, 2019

动画(截图) 

1920X1080p 

3分26秒 


王苡沫 《金女的第三梦》


王苡沫 《人间狂想曲》, 2021

多媒体影像 

尺寸可变


《破茧》新媒体艺术展览中第六个类型为动画影像,代表艺术家有王维思《消逝的轮廓》取材于父亲画的一批关于奶奶以及养老院题材的油画,整理和剪辑制作相关的影像作品。王苡沫的实验动画《金女的第三梦》在创作中,结合了真人实拍的技术,作品以长卷的形式呈现,用绘本的方式叙事。另部作品《人间狂想曲》是一部多媒体影像作品。揭示了工业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缩影,社会主义建设电厂钢厂都是现代化的需要。寻求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密码以及揭示中国经验的本质。


回溯本次展览,《破茧》新媒体艺术展的“新”彰显了四个维度上的新:新艺术、新科技、新融合与新天地。新艺术强调观念与形式地创新,即新媒体艺术的“新”显示一种不断变动迭代的艺术形态;新科技着重科学精神和技术手段的革新,艺术与科技联姻深化时代精神;新融合,是媒介材质的实验与碰撞,展现百花争艳的艺术开放心态;新天地,彰显“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国家美育号召下的不可阻挡的未来之势。《破茧》新媒体艺术展将立足艺术与科技的文化引领与媒介与物质的哲学之思,围绕新媒体艺术的实验话语展开对话式的艺术实践。




◐   关于作者·Author

       C  V


钟舒(Zhong Shu),1983年出生于四川简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独立策展人,写作者,新媒体艺术家。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理论与批评、媒介学与美术批评。策划展览“出山·四川音乐学院新媒体艺术展”、““Method秩序·新媒体艺术展”、“少城的图像建筑构想:图像建筑馆献上馆第一回”、“澄明·可染”艺术家个展等展览。曾在人大复印转载、《当代文坛》《艺术评论》《四川戏剧》《人民摄影》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其艺术作品入选2019KECD(韩国现代设计协会)成立50周年纪念艺术邀请展;入选IOAF2019国际海洋艺术节海报展等。





 TCAG 开 幕 日  新 展 预 告 

4月29日-6月30日

《破茧—新媒体艺术展》2021天府学院美术馆-TCAG

2021 TIANFU COLLEGEG OF SWUFE -TCAG

4.29-6.30 / 天府学院美术馆开馆展

New technology · New integration · New world


破茧

新媒体艺术展

BREAK THE COCOON


出品人:钟  成

总策划:蒲果毅

艺术顾问:许燎源 、李  江

项目统筹:李文波

学术主委:朱  成、邓  乐

学术主持:钟  舒

策展人:邹佩吟

执行策展人:郭珏岑

策展助理:何思敏

展览统筹:魏长武


参展艺术家:ASM小组、白·科技实验室、白小墨、陈 铖、邓 筱、低科技艺术实验室、 黄铁舟、李 江、廖一百、李 娜、蒲果毅、彭显锋、王维思、王苡沫、徐 戈、许毅博、肖 珣、张小涛、张增增、张 翔、朱 成、朱 明、周雯静。(艺术家姓氏按字母排序)


支持单位:HUAWEI MatePad、 葡耳生活、四川省雕塑学会、四川省雕塑协会、许燎源现代艺术设计博物馆


媒体支持: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今日头条、新浪四川、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在艺、美术报、艺术中国、艺术中文网、四川艺术网、四川美术网、中国美网、现代艺术、艺术野疯狂、1314设计与艺术、成都看展、四川文化网、亚洲文旅卫视、成都电视台《乐在天府》


开幕时间:2021年4月29日(周四) 17:00

展览时间:2021年4月29日——2021年6月30日

地点:成都市成华区龙港路399号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成都校区(东区)-天府学院美术馆



若你听见“破茧”的声音,请从黑暗中走进来。

 



 往期精彩回顾 



「 破茧 • TCAG 」李娜 王维思

「 破茧 • TCAG 」王苡沫 黄铁舟

「 破茧 • TCAG 」张翔 朱明 张增增

「 破茧 • TCAG 」李江  A.S.M小组

「 破茧 • TCAG 」 肖珣 彭显锋 陈铖

「 破茧 • TCAG 」 白小墨 徐戈

「 破茧 • TCAG 」白科技实验室 低科技实验室

「 破茧 • TCAG 」 张小涛 蒲果毅

「 破茧 • TCAG 」 廖一百 许毅博

TCAG展览︱2021天府学院美术馆:破茧—新媒体艺术展即将开幕!

终于等到你!天府学院“集装箱美术馆”



#开馆展《破茧—新媒体艺术展》

我们一直在这条路上寻找,希望你也同我们一起。



内容编辑|李璞

版式设计|余房姝旸

内容校对|邹佩吟 李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