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荐丨三江源的“丁真”们

Editor's Note

关注国家公园,保护生态环境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陆壳研究所 Author 蔚东英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在白雪皑皑的格聂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黝黑的皮肤,略显蓬乱的头发,一脸纯真无邪的笑容,20岁藏族小伙丁真凭借一段短视频走红网络。在短视频中,年轻的丁真无意间推开了一扇窗户,让都市中繁忙的人们看到一方诗意田园般的净土。


藏族小伙丁真


这片净土就在青藏高原,这份让都市人羡慕和向往的纯真和美好在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比比皆是,是最常见不过的了。


一条洁白的哈达,一句亲切的“扎西德勒”,是到三江源后带给我们的第一份惊喜。放眼望去,牦牛在山腰悠闲地漫步,一条公路延伸到尽头,没有嘈杂声,偶尔听到牧民们悠扬的歌唱声。


三江源的碧水蓝天


三江源,一个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的地方,尽管已经三次深度考察三江源,但每次还是被它粗犷大气的美深深的吸引。而最触动内心的,是这里的人,他们都有丁真那样真诚、纯净的笑容,更有对这块土地的深沉热爱。这真诚、纯净、深沉热爱都显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里…….


一路走来,我们遇到了很多的生态管护员,他们都是当地的牧民,最初,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他们自愿地承担了保护区生态管护任务。他们常歌唱的歌谣是:放牧是巡护,转山是监测,转湖要看鸟,见到动物就记下。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实施生态效益补偿项目,通过草原奖补项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等,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当地牧民的收入,此外,每名生态管护员每个月还有1800元的收入。


生态管护员自然观察节


同时,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立,更加注重发挥本土文化在保护生态和环境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开辟这个创新的生态公益岗位,实施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使广大农牧民走上生态管护之路。


01

涛西昂扎

守护家乡的生态管护员



涛西昂扎是一位生态管护员。


他每天骑着摩托车,根据野外巡护计划开展巡护工作。有时候到了饭点,涛西昂扎因为巡护工作未完成,不能返回家中就餐,只能吃自己带的干粮和水。特别是接受临时任务或者是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就更忙了。比如在挖虫草的季节,外来人员增多,盗猎风险加大;冬季森林火灾、非法盗猎的案件多发等,都得需要不间断的巡护。有些地方,摩托车和马都是无法到达的,因此有时候要徒步上山。尤其是到了冬天,山路会更难走,大雪封山的时候,涛西昂扎和他的管护员同伴也不得不住在山里。


工作中的涛西昂扎


虽然这份工作在外人看来十分辛苦、工资不高,但是涛西昂扎却很满意。他是这里土生土长的牧民,现在从“草原人”变成“国家人”,这很让他深感自豪。涛西昂扎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三江源,他深切感受到过度放牧使草原面临更大的压力,意识到三江源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如今正见证着迈入“国家公园”新时代后草原重获新生的历程。


其实涛西昂扎只是万千牧民的一个缩影,从2016年6月27日开始,首批生态管护员就开始骑着摩托车或者是骑着马巡护了,到如今已有17211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他们分散在乡镇管护站、村级管护队和管护小分队中。在总面积12.31万平方千米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中,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


三江源的位置示意图


02

才仁战德

索南达杰故乡的守卫者


治多县是“环保卫士”索南达杰的家乡,他为了保护藏羚羊在可可西里牺牲。才仁战德正是长江源园区治多管理处综合部的主任,他每天工作很忙,但他还是利用周末时间和我们探讨三江源生态体验路线的设计与规划。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关于未来的发展计划,他也已经思索良久。


听治多管理处的文才局长讲,才主任总是顶重活上、捡着脏活干,处处做表率,他经常去索加乡、扎河乡调研,单程就得开车十几个小时,车辆坏了轮胎爆了自己修补,道路不通就改骑摩托或换马,住帐篷、吃饼子榨菜更是家常便饭。去年下乡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医生要求静卧修养,他不放心国家公园试点验收的事情,没休息几天又上班了。


才仁战德是土生土长的治多人,小的时候和父亲见过索南达杰。索南达杰不仅是他心目中的大英雄,还是个有生活情趣、重情义的藏族汉子。他一直有个愿望,想重新修复索南达杰在治多的故居,将里面的布置和物品都恢复原样。同时,在索南达杰故居的旁边建一个小型展厅,包含索南达杰生前的事迹、索南达杰故居修复模型和他生前随身物品展示等。但苦于资金与技术问题,这个想法尚在他的计划之中,还未具体实施。


03

扎西多杰

“卓巴仓”的守望者

扎西多杰自1992年与索南达杰一起保护藏羚羊起,长期致力于三江源环境保护工作,创办了青藏高原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青藏高原环长江源生态经济促进会”,在三江源地区推动了“绿色摇篮”环境教育项目,参与了从新藏线到青藏线、从长江源到黄河源的大藏北羌塘无人区野生动物考查等很多项高原生态文化保护项目。


每提到三江源生态保护,扎西多杰就两眼放光,向我们侃侃而谈。他讲到了他们的卓巴仓——藏族游牧人家的牧民自称为“卓巴”,草原上一顶顶黑色的牦牛帐篷(青藏游牧人家)就称为“卓巴仓”。因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他组建了卓巴仓游牧人书院。他们致力于保护牧场生态环境与水源生态环境,传承游牧文化与雪域文化,让世世代代都能在这片土地上绵延不绝的生活下去。


可可西里的藏羚羊


他们不仅对当地牧民进行生态宣传教育、文化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等牧场教育内容,而且也在积极的推广生态旅游体验活动、针对学生的夏令营活动和实践类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藏族文化、体验民俗风情。



04

闹布智美

在孩子心田播上绿色的种子



吉尕小学是治多县镇属全日制寄宿小学,多数学生是牧民子女。为了让学生从小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三江源国家公园各个园区的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吉尕小学开设了具有当地生态和人文特色的环境教育课程,并正式列入小学课表,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要参与。


闹布智美是这里的环保课老师。他认为,能够参与环保事业,带着孩子们一起了解环境,保护环境,既是热爱,也是责任。


让他高兴的是,自从上了环保课后,大多孩子都能知道县城周边和牧场周围都有哪些山水,有哪些珍稀野生动植物,还知道了索南达杰与藏羚羊的故事。孩子们可以回家讲给家里人听,这可以推动整个三江源地区青少年生态教育,进而影响到更多牧区家庭。寒暑假的时候,闹布智美老师也会给孩子们布置些作业,如画一幅美丽的家乡画,将捡到的垃圾分类后再拍几张照片,写写三江源的未来等。


对于未来,闹布智美老师有三个愿望。一是建立大型苗圃基地,采购盆景并让学生认领养护;二是在校园内广栽树木,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绿色与自然;三是推广环境教育不只是捡垃圾的理念,希望可以设计更多的实践类活动让学生参与。他们正在为此而努力。


生态保护走进学生课堂


“江河,要从源头保护;环境教育,要从孩子抓起”这句话,久久地在我们脑海里回荡。与发达地区相比,他们的基础设施与教育条件可能会差些,但是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他们那种发自内心的对三江源的热爱和保护家乡环境的热忱与决心。因为他们知道,脚下的这片土地,对他们来讲有着什么样的意义。所以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教育从孩子们抓起,把生态环保教育融入三江源学生的日常教育之中,也种在每个孩子的心里。



我们一路行走,一路遇到了好多纯朴的牧人和管理人员,听他们讲自己与三江源的故事。在他们心中,早已经把自己的命运和三江源紧紧连在一起,他们热爱三江源、呵护三江源,守护生态水源地。因为这是他们的家乡,他们深知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三江源的雪山美景


如今的三江源,满眼绿色,珍稀动物也多了起来,湿地面积也增加了,这与每个三江源守护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都是三江源的“丁真”们,纯朴、努力、踏实、热爱家乡的他们,值得敬佩.....



小 记


这个公众号主旨是专注地学科普,讲述人与自然的故事。第一篇文章首先想到的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三江源,在过去两年里三次深度考察,感受到管理局从上到下都有的真诚和担当, 遇到过很多感人的瞬间,有感而发记录这几位印象深刻的三江源守护者,不过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才仁闹布,布周、韩建武,扎西、蒋海军、多杰文扎、多加等等,这些值得被记住的中国脊梁。感谢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提供图片,感谢马富贵和曹秀丽提供素材,感谢三江源国家公园让我还能经常热血满腔、热泪盈眶。


END


作者:蔚东英

编辑:吴梦瑶

图片来源: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



陆壳

扫码关注我们

新陆壳研究所

专注地学科普

讲述人与自然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