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足迹——交大西迁

西交档案馆 春源视界 2020-03-20

点击关注 “春源视界”一起看天下




































交通大学,1896年创建于上海,1959年一分为二  ,独立建校 ,形成今天的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 通大学 ,现均为国家重点建设单位 。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  ,论其渊源则是来自195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交 大西迁的英明决策 。


一、交通大学西迁的战略部署



1955年3月30日,高等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杨秀峰同志上书中共中央提出:“将交通大学机械、电机类专业迁至西北。设交通大学分校(具体地点和中共陕西省委商定),准备在两三年内全部迁出。”同年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这个意见,交通大学西迁最早就是这样提出来的。同年5月30日,高教部将高等工科院校、系专业调整方案下达有关学校,提出将沿海地区一些高等学校的同类专业、系迁至内地,组建新校或加强内地原有学校,并将一些学校的全部或部分迁至内地建校,扩大内地现有学校规模,将增设新专业。当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武汉、兰州、西安、成都等内地城市建立了一批高等学校。决定1956年暑假交通大学迁往西安。



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李富春同志作的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报告。其中讲道:“为了适应在全国范围内经济建设的需要……在沿海城市中,今后一般地不应该再新建和大规模扩建高等学校。内地的高等学校应该按合理地部署逐渐建设起来。”交通大学西迁,就这样最后批准下来。



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它标志着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阶段。总路线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实现国家工业化,首先是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到1957年)。它共包括615个限额以上的项目(包括苏联帮建的141个项目),其中很大一部分建设项目要建在西北。西安市附近就有二十多项。对此,作为全国重点大学的交通大学,是理应作出自己的贡献的。



我国的经济建设体制一直是以计划经济为主。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办的高等教育必须建立相应的计划办学体制,使教育工作与经济工作相结合,逐步结束旧中国自发办学的历史。因此,调整学校布局,逐步向平衡发展、向内地发展的决策,是个伟大的变革。


  中共中央决定交大西迁,首先分析了交大的条件,认为根据需要,交大迁去最合适。在1953年前后的院系调整中,交大作为老母鸡,支援了航空学院、化工学院、水利学院、造船学院、汽车拖拉机学院、电机工程学院。原来的一个系科,由培养百来个人发展到培养几千人。与此同时,经过那次院系调整,交大的电机类专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原来只有教授、副教授38人,调整后增为64人,1957年更增为89人;实验室由7个增为28个,成为华东地区实力最强的机电类工科大学。因此西迁到西北有条件承担国家急需的培干和科研任务。这还只是从学校的内部条件说的,从当前情况说的。如果从学校的外部条件,从发展前景看,规模更加宏伟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成,交大迁过去意义更为重大。这是一个方面。其次是从交大本身的发展看,当时国家的建设方针是发展内地,而沿海不发展,这当然和当时的国际形势,尤其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形势有关。上海动员疏散,缩减人口。交大怎么办?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党和国家的政策之一是内迁,国宝不能放在大门口,投资不能投在危险地带,这也是一个长期的方针。只要帝国主义一天不消灭就可能有战争,我们丝毫不能麻痹。因此交大在上海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如学校的规模在上海只能容纳6000学生(当时实有6200人),许多新专业,如高压、无线电、热能、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工程力学、电子计算机等,在上海不能设,而到西北去都能建设起来。至于师资力量,前面已经分析了,在上海是不能充分发挥的。总之,交大迁往西北,在支援西北工业建设、文化建设的同时,也创造了交大自身大发展的条件,真是一举两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这个决定,困难一定很多,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析面临的困难,重视面临的困难,但首先必须认清这是国家的需要,认清我们虽然获得了解放,如果不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则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也是没有保障的。

二、扎实做好首批西迁任务准备工作


1955年5月初,交大校长彭康同志率领交大五位教授(朱麟五、程孝刚、钟兆琳、周志宏、朱物华)及任梦林同志(总务长)到西安选校址,这是迁校准备工作的第一步。经过认真勘察校址,终于选定了唐兴庆宫故址作为校址,占地1200亩。5月25日,召开校委会,通过了迁校决定(共五条)并安排了建校迁校计划。1955年起先搞基建,1956年,先迁—、二年级,1957年再迁三、四年级,实现二三年内全部西迁的计划。当时交大已有学生6000人,在坚持正常教学工作的情况下,完成繁重的迁校准备工作,自然是十分紧张的。交大列为国家限额以上的建设单位。迁校必须先建校。为了适应迁校的需要,要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十万多平方米的教学用房和生活用房,而且保证把大量的教学设备、图书仪器,安全地完好地搬到西安。



其次是迁校队伍的组建工作。由于交大在上海市已有60年的历史,人员调整不只牵扯到上海市的千家万户,而且牵扯到全国许多省市。据不完全统计,单是调度问题,就牵扯到二百多家;家属(包括子女)就业、上学,也牵扯到好几百家;此外如安家费、寒衣费,以及其他困难补助等实际问题,都要妥善解决。由于中央各部委,陕西、上海等省、市党政领导对交大迁校大力支持,处处体现了共产主义风格,可以说是要人给人、要物给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因此许多困难,迎刃而解,群众反映很好。

1959年苏庄副校长陪同钱学森校友视察西安交大校园


最后是思想动员工作。遇到一个实际问题,就是群众对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情况很不了解,而且误传很多,如到处黄尘浓浓,荒凉落后等。为了配合第一批迁校的动员工作,1956年初,我们组织了一个大规模西北参观团(其中包括教职员工及其家属参加)到陕西(西安市)、甘肃(兰州市)、河南(洛阳市)等,深入参观学习,起了很好的作用心。思想动员工作,贯彻在整个迁校过程中,主流始终是健康的。出现了很多动人情景,如制图教研组主任张寰镜先生,年近六十,患有关节炎,夫人身体也不好,而且张先生在上海置有房产,毅然加以处理,随校西迁。还有物理教研组副主任教授殷大钧先生,患有肠胃病,一再表示服从国家需要,家属暂留上海,只身一人随校西迁,而且经常用国家建设需要对家属进行说服教育。类似的先进人物还有许多。



1956年夏,校园没有水泥马路,雨天泥泞一片,陷足难行。新楼来不及装上下水道,有的买不到煤球,只好改烧木材等等,人称离开“十里洋坊"(指上海)来到“穷乡僻壤"(指西安)。但师生的情绪仍然是好的,没有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同年9月,彭康校长陪同杨秀峰部长来校视察,对此表示满意。



1956年,正值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高潮,上海资本家敲锣打鼓欢迎改造,上海市第一个宣布进入社会主义,群众自觉集合欢庆胜利,声势浩大,对交大西迁(第一批)进行得比较顺利,也有直接的影响。


1956年8月,交大第一批西迁人员,满怀开发大西北的豪情壮志,浩浩荡荡,乘专列由上海徐家汇车站,向西安挺进。9月10日,在当地党政领导的热情关怀下,在西安人民大厦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这时学生共3906人,教工815人(其中教师243人),家属1200人,一座近五千人的新交大,就这样在古城西安诞生了。同年,内迁西安的学校还有华东航空学院,在西安新组建的学校还有西安动力学院、西安建筑学院,三校新迁来的教师共616人,学生4235人,加交大师生合计猛增师生九千余人。西安市高校的面貌,顿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