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PACC非遗传承】文化部非遗传承人群竹艺研修班开班!

PACC 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2022-06-09


文化部/教育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7月3日上午,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非遗处的大力支持下,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竹艺研修班)”的开班仪式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拉开帷幕。上海美院执行院长汪大伟教授、上海美院党委副书记王岭山、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章莉莉副教授、雕塑系肖敏副教授和21位竹艺传承人出席了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现场


开班仪式由党委副书记王岭山主持,他首先代表学院欢迎各位传承人的到来。开班仪式从分享讲述上海美院前世今生的视频《风行海上,深美中国》开始正式拉开帷幕。


党委副书记王岭山主持


肖敏副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表示非常开心有这样的机会与从全国各地来到上海大学的艺人进行切磋交流。竹艺是一种基于特定材料来欣赏和研究的艺术,在传统和民间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从手到心对材料深入研究和揣摩的过程。而在当代艺术中,创作者是围绕观念来选择创作方式和创作材料。这两种方式看似矛盾,但最后都回归到对人性的关怀当中去。因此,当代艺术和民间手工艺的结合大有可为。他表示研修班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让大家可以在这里相互交流,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肖敏副教授发言


黄岩翻簧竹雕传承人戴剑雄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与竹艺缘起自2015年在硕士期间的一个课题,他也是将黄岩竹雕引入中学教学的第一人。他动情的表示,竹是他的家乡老百姓的生活组成部分,而怎么将其延续下去正是他作为一名老师需要思考的,也是他在接下来一个月要去学习的。


黄岩翻簧竹雕传承人戴剑雄作为学员代表发言


四川道明竹编传承人杨隆梅说道:“我作为一名90后,在大学毕业之后还在从事传统手工艺事业的现在并不多见。在我大学毕业之后也曾满怀憧憬要去大城市,但家里发生变故,不得已回到家乡。从这之后,我才算真正爱上了竹编。我发现有许多年轻人有兴趣,但都没有系统学习工艺,所以我组织了一个瓷胎竹编合作社,让老师傅以“传、帮、带”的形式,免费教授年轻人手艺,并且我还为他们的作品全部买单。我所做这些是因为我感受到作为年轻一代所肩负的责任,有义务将手工艺传承下去。”


四川道明竹编传承人杨隆梅作为学员代表发言


最后汪大伟院长致辞,他首先对非遗传承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接下来他说道,学员杨隆梅的讲述很打动人,使他感受到了非遗事业正在不断发展,感受到了90后的责任心、使命感和担当意识。他强调非遗传承到今天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该何去何从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今天的生活看似平静,但很多东西已经被西方同化,所以民族文化的振兴变成了重中之重。


汪大伟院长致辞


国务院近年来为非遗发布专门文件,不管是在教育层面,还是在传承人层面,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这一关键性。如今,传统手工艺受到的冲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因为工业化而大批量生产的塑料生活用品替代了竹、木等手工生产的生活用品;另一方面,人们的审美发生了变化,机械化、标准化的生产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了人们的审美,大部分人更趋向于简洁、工业的东西。在这种发展进程里,我们的传统文化逐渐被同化掉,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当然,我们不排斥好的东西,也要吸收其他优秀文化,而这正是需要我们冷静思考的地方,怎么样既能够坚守民族精神,有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又要有眼界,知道何为精华。


汪大伟院长致辞


我们开办研修班是为了让高校教学和民间手艺结合,让年轻人喜欢这些东西,而我们手艺人来这里是为了打开自己的眼界,能够判断什么是“好东西”。来自各地的手艺人之间相互交流,但不要把“我”变成“你”,交流是一面镜子,能看到自己欠缺的部分,发现自己的短板,进而用自己的智慧来改善。总的来说,大家来到这里,一要和同行进行交流切磋,取长补短;二要开拓视野,通过学院教育加强对美的判断;三要认识到工艺中最核心的部分,并且守住这个核心部分!最后,汪院长祝大家在美院学习愉快。




学员作品观摩交流分享会


开班仪式结束后的作品交流分享会气氛轻松愉悦,分享会由PACC运营总监章莉莉副教授主持,雕塑系副教授肖敏老师、竹艺研修班班导师朱艺芸和金丹,以及班级助理们和21位竹艺传承人共同参加了交流会,大江南北竹艺非遗传承人们带着各自的作品,分享交流了各地竹艺的手工技艺和不同风格。


作品观摩交流分享会现场



作为他们传统女性嫁妆之用大背篓、小背篓在学生的重新演绎下似乎有了新时尚的感觉。



肖正清作品《大团结》,集合了2000多个传统图案


作品观摩交流分享会现场传承人介绍作品


各位传承人手中件件精美的竹编、竹雕作品令大家赞叹不已,来自重庆的苗家人马明中老师更是现场为大家展示了苗家特有的乐器“芦笙”,他表示,芦笙是竹制的手工乐器,在苗家人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马老师的现场芦笙吹奏引得大家掌声不断。


苗家人马明中老师现场为大家展示了苗家特有的乐器“芦笙”



竹艺品鉴大赏



仙游竹雕传承人王新明《渔翁得利》、《罗汉》、《钟馗》(从左到右)


竹编工艺传承人袁建虎作品《八角香篮》


竹编工艺传承人袁建虎作品《针线篮》


竹编工艺传承人杨昌芹作品《竹编茶具》


四川道明竹编传承人杨隆梅作品《旅行快客杯》


竹编工艺传承人袁建虎作品《书香篮》


竹编技艺传承人李毓书作品《高脚水果篮》



竹编技艺传承人李毓书作品《新娘背篓》


徽州竹雕传承人蒋永青作品《竹根雕松竹梅笔洗》



徽州竹雕传承人程阳作品《寒山拾得图》


(左图)戴剑雄:黄岩翻簧竹雕雅扇;(右图)赵沛霖:大石竹编宫扇


竹编工艺传承人杨昌芹《平面竹编兰亭序》



竹编工艺传承人袁建虎作品《竹编帽》


莆田留青竹刻传承人蔡天树:作品《二泉映月》(左上)表现音乐家瞎子阿炳在无锡惠山的桥堤上有感而发的投入演奏的场景。《四季平安》(右上)是刻划文人雅玩的博古清供的图案、用四季花卉、吉祥物所表达。《渔舟唱晚》(下)展现秋季景象及渔民丰收喜悦的场面。


嘉定竹刻传承人王顺建作品《秋声图》




竹艺研修班 班级导师金丹、朱艺芸

竹艺研修班 班级助理:张潇、张夏梦、梁鑫鑫、张晓萍、俞其榕


责任编辑:逄继青

文字编辑:张潇

图文排版:郭霄楠

摄       影:施博文




文化部非遗研培计划精彩回顾:


【非遗传承】扎西德勒,铭记与感恩同行

【非遗传承】文化部2016青海果洛培训班学员回访活动纪实!

【PACC非遗传承】文化部非遗传承人群木雕技艺研修班开班啦!

【PACC非遗传承】文化部非遗传承人群建筑彩绘研修班开班啦!

【PACC非遗传承】文化部非遗传承人群版画研修班开班啦!

【非遗研习 | 织绣创新】跨界设计也疯狂(修正版)

【非遗竹艺研修】跨界探索,融合创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竹艺研修班)暨“一竹一世界”2016国际竹创意设计工作营开幕




敬请关注公共艺术创意生活微信公众号,了解PACC最新资讯!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

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下属的一个以学科知识服务社会,推进社会进步和探索创新教育机制的项目执行机构。围绕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资源,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人才,主要服务于现代公共艺术方向、都市手工艺方向和城市会展业方向,致力于推动社会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