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互联网+时代,政府如何实现社会治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

2017-08-02 电子政务智库
2017政务大数据治理与创新邀请函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网络时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对网络社会的有效治理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决定了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治理难度,从而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政府在网络社会治理中,针对日益拓宽的网络治理内容,应及时转变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网络社会治理能力。


网络社会发展对我国社会治理提出新要求和新挑战


首先,我国政府亟须提升社会治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政府收集数据、掌握社会的发展动态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政府在利用这些数据的同时,也必须要面对网络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例如,信息数据的真伪难辨、网络信息传播迅速,等等。对此,政府在社会治理中,亟须提升甄别判断能力,科学地利用信息数据,使得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和全面。面对数据爆炸式的增长,如何在海量的数据中快速、有效地提取对政府治理有用的信息,并通过专业的分析,来判断数据的真假和蕴含在数据中的价值,考验着政府对数据的掌控和综合利用能力。


同时,这也对政府的决策能力和反应能力提出了挑战。数据的真实性以及政府对网络数据的态度和使用,都在无形中决定着网络社会中政府治理的有效性和质量。


另外,在数据收集和使用中,数据真实性主要取决于人对数据的设定,这需要政府在社会治理中进行合理的引导,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遏制虚假数据的快速传播,减少其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其次,社会治理内容的扩展要求政府适时转变治理方式。网络舆论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增加了社会治理的难度,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蝴蝶效应”和“群体极化”效应。这使得网络信息的传播过程表现出其独有的特征,极大地增强了网络舆情形成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征。


在传统的社会治理中,决策和治理的主要路径是在社会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议题,形成议案后经过相关会议讨论,并通过民主商讨和分析后制定决策。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社会活动最大的行为人和活动者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通过既有的程序和手段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治理,能够充分考虑到社会各方面的因素以及平衡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维护社会整体的稳定、和谐。


但是新时期政府的治理行为需要应时而变,在转变政府职能应对新的治理内容的同时,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再次,网络社会涌现出的新生事物亟须政府更新治理观念。在网络社会中,社会生活逐渐向多元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政府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就需要对社会事务发展的因果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考虑时间、空间、人为等多方面因素对社会事务的影响。政府在进行社会治理时,应该将对社会关系的分析和探讨,转变为有利于政府决策的工具。


例如,在网络社会发展中,网约车等新事物的出现,对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传统社会中,政府对出租车行业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政策的引导,但是面对更多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政府要能够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不断转变自身的观念,做出更有效的应对。


网络社会发展促进政府服务精准化


在我国政府的职能建设中,社会管理职能主要关注公共服务建设,其中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主要是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更加侧重于对民众的服务。以往我国在社会管理中,会着重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


首先,在传统的社会管理中,政府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单一化,管理形式主要是通过政府提供资金来帮助、扶持弱势群体,或者是政府提供某种扶持项目,以此来体现社会救助机制对弱势群体的影响。


其次,以往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通常会比较被动,通过借助某种特定的附加条件来达到将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的目的,这样就需要不同的政府部门进行配合,从而增加了多个政府部门审批和把关的程序,容易导致政府服务意识不足等问题的出现。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社会的发展,拓宽了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渠道,有利于政府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快速、有效、准确地获得公众的需求,因此,能够促进政府从被动性服务向主动性服务转变。这种转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能够转变原先以群体为主的服务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拉近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距离。政府服务可以以个体为主要对象,并以此为模式进行个性化定制服务,来满足社会中个体的需求。未来通过政府服务意识的转变,能够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交流,并且在服务意识转变的过程中,提升政府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同时,政府在服务意识由群体模式向个体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会面临多元化需求,这就需要政府能够切实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治理能力。


第二,政府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发展来更新治理观念。例如,通过推动网络服务来拉近与民众的距离,追求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使用,对民众的需求进行准确、合理的定位,从而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服务理念。


第三,政府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需要从确立服务意识开始,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服务流程和体系,加强政府各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进一步提升政府公共资源的利用价值,从根本上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电子政务建设使社会治理高效便捷


新时期,我国政府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应不断优化、提升治理方式和载体,尤其要应用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政府转变职能的有效路径。当前我国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主要包括政府网站和微信、微博等公共账号,以及各部门单独开发的手机软件等,这些方式和途径都为政府和公众进行互动沟通,搭建了良好的桥梁。


自2002年起,我国政府开始着手建设电子政务系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其中,政府内部有专门的管理系统,这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建设电子政务的基本配置。而通过电子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所取得的分析成果,也逐渐开始进入到政府的决策体系之中,这不仅进一步推进了政府电子政务的建设,也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我国网络社会的发展,倒逼政府进行改革和创新。改进和提高政府电子政务建设获得了我国中央政府的支持,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保障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实施。但是,我国公众通过电子政务接触政府部门的途径依然比较单一,并且电子政务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不能够及时解决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这就要求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注重与民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设计、建设政务网站,而不是搞形式主义。


政府还应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思维,进行政务的优化和组织结构的整合,真正实现政府机构在社会治理中的高效和现代化,达到服务于民的目的。


原标题:网络让社会治理精准

作者:刘德铭 张效科

文章来源:人民论坛

封面图来源:摄图网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微信、微博及网络等公开渠道,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最新最全的信息,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点

或许您还想看:

“互联网+”对于社会治理和政府管理的应用探索

周德铭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与共享开放

杨冰之丨提升数据治理能力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邀您互动:

后台回复“指标”即可获取“2017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

或者回复您对我们公众号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将努力做到更好!


产品

介绍

政务大数据基因系统是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通过政务数据元、元数据标准化和数据模板化实现数据规范编辑、智能管理、关联应用和共享开放,以提升全域或行业的数据资源活化和管理能级。它是实现数据跨系统共享交换、创新应用的底层逻辑和关键规则体系,是解决(大)数据混杂、提升数据质量、促进数据创新应用的前提,也是集成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交换体系和开放体系三合一的管理平台,为优化政务数据体系、探索数据关系、驱动数据服务奠定基础。是城市和行业数据中心的必备管理工具,实现从管网络、系统到管用数据的跃迁。


国脉数据基因DNA产品宣传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395sfioye&width=500&height=375&auto=0


电子政务智库 ∣come2egov

客服QQ:3312614261

客服微信:echinagov-GM

合作咨询:13875718370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