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PISA之父:我们往课程里塞越来越多东西,却忘了自己和人工智能的差别

名师说 2023-12-1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陈一丹基金会 Author 陈一丹基金会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扫码加入名师说粉丝交流群


欢迎加入名师说粉丝交流群,互相交流和掌握更多深圳教育相关资讯。需要加群的粉丝请添加小助理微信“ignite2017”或者扫描以上二维码,备注“入群”。


一定要备注哦!

信息较多,可能回复不及时。

请等一等小编,我一定会加上您的!


编者按

全球化和数字化把人、城市、国家和大陆联系在一起,极大地增强了我们个人和集体的潜能。但这股力量也使得世界变得更加模糊复杂、动荡多变。


对于教育而言,除了现有的新冠疫情的冲击使得教育形式多变,我们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气候变化、人工智能、全球趋势等都在影响着未来教育的走向。


那么,我们该如何让学生更好的面向未来教育?教育该如何建立学生主体能动性?又该如何维持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中心地位?PISA(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创始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及技能总监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Andreas Schleicher)博士在“一丹教育论坛”中的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今天,名师说(mingshishuo)推荐其演讲全文。


重塑教育生态,展望面向未来的学习

文|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 



大家好!很荣幸受邀出席今年的“一丹教育论坛”。


对于教育而言,现在的确是艰难的时刻,但这也是教育创新的最好时机。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机,重新构想教育生态。当然,现在迫在眉睫的问题是新冠疫情,但未来总是难以预料。


我们仍面临着多重挑战。气候变化,这给我们造成的影响要比疫情大得多。人工智能,这也将彻底革新我们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式。在一个充斥着人工智能的世界里,“人”又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教育能否帮助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此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全球趋势,也在影响着教育的未来走向。我们曾面向学校管理者做过调查,大多数学校管理者表示,这些趋势议题已经成为了他们课程的一部分。比如,近90%的学校表示,气候变化的议题已经成为他们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透过PISA的调查,我们却又从学生那里得到了不太一样的答案。平均来看,OECD国家中近80%的学生表示“保护全球环境对我来说很重要”,然而却只有少数人表示“我觉得自己也能做点什么”。“我觉得自己也能做点什么”,这其实是我们这个时代(教育)所面临的最根本挑战。教育该如何建立学生主体能动性?又该如何维持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中心地位?


教育面向未来的核心挑战


未来的教育,并不仅仅着眼于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更为重要的还在于,调动自己的认知和社会情感资源的能力。行动起来,做出改变。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应当是学习的中心。OECD认为,学习就像是一个罗盘,重要的不是要教学生具体的知识,而是要提供一个罗盘,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好恶。 



当然,知识也一直处于罗盘的中心位置。然而,也要看到,重心正从关注内容知识和学科知识向认知理解转变。学好科学并不仅仅需要掌握生物或化学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历史也不只是死记硬背人名地名,更需要去理解社会如何发展、进步,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知识只是最为基本的。现代世界中,没有人能通晓万事。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重要的是我们能用我们知道的做些什么。


谈到技能,首先想到的会是认知能力。比如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这些都非常重要。社会情感能力当然也同样不可或缺,比如勇气、同理心、韧性、好奇心。然而,如果你问我,当今最有变革力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我认为,是想象的能力,创造新的价值的能力;是走出迷惘、明确航向的能力,是管理和协调矛盾、困境的能力;是承担责任的意愿。


我们也发现,成长型心态是在PISA测试中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成长型心态强的学生,更有动力去完成困难的任务。他们有更强的自我效能感,不畏惧失败,目标也更为宏大。


知识正在指数级爆炸式增长,每天都有很多重要的事实和数据出现,它们都与人相关。教育不是交易,它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社会关系现象。这次疫情期间,年轻人所能记住的老师,可能不是教他们最多知识的人,而是帮助他们认清自己是谁、自己想要成为谁,并且在这种艰难时刻支持他们的人。


我们把课程看作一个小盒子,人们想把所有东西都塞进这个小盒子里。然而,事实是,这个小盒子并不能给孩子们完整展现现实世界的丰富和美妙,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科学,科学就是在大自然中玩乐,就是理解因果,就是做实验。但如果我们去问学校里的学生,大多数都认为科学是充斥着各种公式和方程的无聊科目,与科学探究本身的联系并不大。我们往这个小盒子里塞越来越多的东西,我们忘却了我们自己和人工智能的差别。


教育,应该帮助我们理解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别,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重塑教育生态,我们需要从专注于常规的认知技能、机械地重复指令的方式,进化为复杂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


利用数字技术驱动教育生态重塑


未来虽难预测,但并不妨碍我们想象未来的无限可能。如果我们能以面向未来的视角进行思考,我们或许可以更好地迎接未来。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们的教育系统都相对比较稳定。真正的教育革新难以迅速获得回报,把好的想法转化为好的成果需要很长时间,就像是成本和效益之间总是存在很大的不对称。成本是一定的,是你要立刻投入的,而效益则是未知的,是长期下来才能看到的。教育领域还缺乏一种来自生态的支持,类似于其他行业生态中催化创新的动力。也正因为如此,教育改革很困难,但困难并不会影响创新的趋势。


另辟蹊径,人们探讨教育创新的另外一种可能。比如,父母让孩子们在课堂之外、学校之外学习,这样一来,教育就被外包了出去。


数字技术也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年轻人来说,数字世界已经成为了现实世界。图表中可以看出,许多国家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长长达30、40小时。 



虽然年轻人生在数字时代、使用数字技术,但他们并不是天生就会这些。我们来看一看人们的数字技术水平,比如各国中善于利用各种方式从互联网上探索并使用信息的15岁青少年的比例。



中国4个地区的PISA测评表现都非常好。学生们都非常擅长使用互联网,但这也仅仅占60%,还有40%的学生不太会利用或者根本不会使用数字技术。在帮助学生获得面向未来所需的技能方面,我们的教育系统远远落后,将技术应用于课堂方面也是如此。


我们需要利用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通过学习分析来了解课堂动态,提高公平性,尤其是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对于教育系统,我们要能够辨别学生在哪里落下了,以更好地协助教师和教学,更好地管理资质认证和后勤工作。


未来课堂的多样探索与思考


对于课堂本身而言,技术最明显的效用是使学习更个性化、更细腻、更具适应性、更具互动性。


人工智能可以跟踪学生及环境、分析学生及预判他们的发展,并提出能够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智能系统可以从电脑上读取学生的活动数据、生理数据、行为数据和环境数据,通过评估学生学习进展、识别发展差距、衡量动机以及了解学生情绪,来对学生本身作出分析。这样的分析也有助于老师调整教学反馈。


未来,学生的课堂参与将是一个多维度的构成。在这个构成之上,传感器可以抓取学生的动作、姿态和表情,有些软件已经能够分析学生的情绪。但是技术的力量不仅在于为每个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还能综合分析学生的情况并用于指导课堂实践。


有了技术的帮助,我们可以把课堂看作一个数字系统。捕捉课堂的动态,可能是学生对设备的使用,也可能是整个班级的注意力水平。这些都能通过眼动追踪、心跳频次测量等技术手段得出。通过这些综合分析,将行为转为可视化数据,教师能更好地掌握整个课堂的状态。


再举一个例子,在美国,只有38%的辍学生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危学生,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坏学生”。如果用传统观念来看,我们就忽略了占更大数量的辍学学生群体。有一部分学生,他们不是不喜欢学习,只是进步太慢了,他们才是辍学生中占最大比例的一群人;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很喜欢学习,成绩也很不错,但是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巨变,不得不辍学。技术能帮助我们早早监测到这些,防患于未然。 



据PISA测评显示,学生在课堂中使用的技术越多,他们在PISA的数字素养测试中表现的技术水平反而越低。无论是在学校用电脑进行模拟、做作业,还是使用学习软件、网站,都是如此。各个国家的情况也都是这样。


这个现象有很多原因,但简而言之,技术进步不一定能转化为学习成果。我们还是要更好地将技术融入到教学之中,摆正教学的中心地位,把教师职业放在重中之重,因为教师才是教学的设计者,并不只是技术公司。


技术为教育赋能

学习始终以人为本


也许某天我们的教育机构会让位于一种更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方式进行学习。但是,这只有在我们真正以教学为中心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政府需要推动技术行业内不同技术之间的兼容性。我们需要融合性更强的数字技术工具;我们需要把注意力从学习者技术转到学习者活动上,旨在整合个人、小组和班级的课堂活动;我们需要加速发展硬件,让教学设备的存在感不强,但参与感很强;我们还需要研发更全面的智能系统,这些智能系统需要适用于所有人,兼具实用性和个性化。


归根结底,要确保技术始终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教育工作者和技术各自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技术要给老师赋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学习也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个社会关系过程。技术提供信息支持,来帮助我们推进控制特定任务,甚至是完成大型任务。现在,技术就能独立完成很多任务,但是我们又希望达到什么程度呢?我们需要智慧的老师、智能的技术和明智的政策来回答这个问题,也需要加大对创新的投入。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呼吁全世界进行教育革新。


但是,我们仍然不能预测未来,未来的可能性有太多太多。我们对未来要有不同的设想,想清楚各种可能性对教育系统的目标和功能意味着什么?对组织架构意味着什么?对教育工作者意味着什么?对治理意味着什么?以及给社会带来了何种挑战?


我们还要思考,现代化和扰乱秩序间的界限是什么?如何协调新的目标与现有结构?如何帮助本土教育工作者树立全球意识?如何在教育固有的保守性上促进创新?如何利用现有能力发挥潜力?如何为学生重新配置空间、时间、技术和人力,以使他们更好地面向未来,而非过去?我知道,这些也是我们这次会议的重点,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满意的答案。谢谢!


本文转自: 陈一丹基金会

编辑:柳柳


 名师说投稿邮箱:

 igniteedu@163.com 

(投稿请提供: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及个人照片)



推荐阅读

广深部分重点高中清北录取统计

2021-08-16

创办9年跻身“十强”,科高做对了什么?

2021-08-15

应届往届可报,从幼儿园到高中,大量深圳教师岗位招聘

2021-08-13

广东各市县教育办得怎么样?权威报告出炉,深圳这一区获点赞

2021-08-12

重磅!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可举报!

2021-08-12


分享↶

↶点赞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