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最高法院再发声:已对启动调查程序,欢迎崔永元教授等知情人提供情况

烟语法萌 2019-05-15


本文综合来自最高法院公众号、新京报、中国经营报、崔永元微博等。


12月29日深夜,最高法院公众号发布落款为中共最高人民法院机关纪委的《情况通报》,称2018年12月29日13时32分,微博账号“崔永元”发博文并附四张图片。经核实,其中两张图片所载内容与目前保存在最高人民法院档案处的(2011)民一终字第81号案件副卷的有关内容相同(其他两张为媒体报道截图)。


最高法院已经启动调查程序,欢迎崔永元教授等知情人向我们提供情况。如发现我院工作人员违反审判纪律问题,将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这已经是最高法院针对陕北千亿矿权案“丢失卷宗”事件第三次发声了。真相尚未有定论之前,法萌君对事件真相不发表意见,只对“丢失卷宗”事件来龙去脉进行一番梳理,让观者有个详细的了解,以免偏听偏信。



一、事件起因与第一次回应



2018年12月26日,崔永元微博发文直接@最高法曝粗口,其中反问最高法院丢失卷宗,被迅速扩散转发。


同日的12月26日,《中国经营报》报道,赵发琦系榆林凯奇莱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奇莱”)法定代表人,凯奇莱与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以下简称“西勘院”)的纠纷案,由于事涉千亿矿权归属,被舆论称为“陕北千亿矿权案”。


一年前的 2017年12月,维权12年的民企凯奇莱千亿矿权案终于“胜诉”,被视为中央依法治国保护民营企业产权的标示性案件。但2018年12月初,央视报道称,千亿矿权案在陕西省高院执行近一年,毫无进展。

多位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确实曾发生卷宗丢失情况:在作出判决前一年的2016年11月下旬,该案二审全部卷宗一次性丢失,事发地点正是审理该案的有关单位。在丢失前的20多天,赵发琦公开实名举报陕西省主要领导干预该案,并指责此前有司枉法裁判。


      针对以上情况,最高法院首次发声。


新京报讯记者27日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陕北千亿矿权案”二审全部卷宗完整保存在最高人民法院档案处。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查,上述报道和言论所涉案件为:榆林市凯奇莱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合作勘查合同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已于2017年12月16日作出终审判决,12月21日送达双方当事人,并于当日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该案二审卷宗已于2018年9月26日归档,目前完整保存在最高人民法院档案处。


最高人民法院表示,上述报道和言论所称该案二审卷宗一次性丢失和卷宗被盗两年无下落,均没有任何事实和证据证明,属于谣言。




二、开始爆料与第二次回应



事件并未完结,崔永元微博27日接连继续“爆料”,称“不撒谎是对公权力的基本要求,我揭你们的违法要冒多大的风险,没有证据,敢说吗?你们张嘴就说是谣言,你们敢对质吗?”并称“一个公民给@最高人民法院 造谣应该受到法律的惩处,反之,最高人民法院及院中任何人造谣、违法犯罪,更应受到法律的惩处。不要让公众一次次失望!”并开始贴出“丢卷经过”。



进而,崔永元微博在28日凌晨贴出了几张疑似内部人士以参与者身份写的事情经过:





针对事情进展,最高法院二次发声。


12月28日,最高法院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答复称:欢迎符合条件的人士查阅正卷。


针对最高法此前的辟谣仍有网友表示质疑,最高法向澎湃新闻表示,全部卷宗(包括副卷)均完整保存在最高法院档案处,按照法规规定,只有案件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才可以查询案卷,“欢迎符合条件的人士查阅正卷。”




三、纵深爆料与第三次回应



崔永元微博继续爆料,28日贴出了更详细的“丢卷经过”,博文内容疑似“丢卷经过”的亲历者口吻。



29日13时03分,崔永元微博贴出了案件承办法官的名字,并提到“法官们不愿意签名的卷宗中重要文件又飘回来了”,然而,这句话不得不让人怀疑,卷是否是真的丢了?



13时32分,崔永元微博又贴出了四张图片,其中的以下两张已经被证实“与目前保存在最高人民法院档案处的(2011)民一终字第81号案件副卷的有关内容相同”。






29日晚深夜,最高法院第三次回应称,最高法院已经启动调查程序,欢迎崔永元教授等知情人向我们提供情况。如发现我院工作人员违反审判纪律问题,将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法萌君语:由于少有亲历者,包括崔永元本人。敢于公开发声确实勇气可嘉,但仅听一面之词我们实在不能也不好下什么定语,不好胡乱猜测。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真相!既然已经启动调查程序,我们就静待调查结果吧,相信总有水落石出的那天。


           往期文章:2018年十大网络舆情反转案例


           往期文章:新举措:法官与律师可在网上实现互评打分,实现每案必评


            往期文章:最高法院丢失“陕北千亿矿权案”二审卷宗——谣言!


            往期文章:政法大学教授起诉本校法院不予受理:“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不该成为人事争议案件受理的“橡皮筋”


            往期文章:亲身经历给我带来了一个检验法律的机会(政法大学方流芳教授庭审发言)




本号法律支持:姜效禹,山东烟台人,职业法律人,微信号:sdyt86,立足烟台诚交各界好友。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