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支教日记 | 一封来自4000公里外的感动

点击关注我们哦




来自支教藏区教师的

一封信








 西藏林芝 

李梦真老师

中共党员,深圳市光明区凤凰学校教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读书时,我曾经在山西的一个贫困县支教,这段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作后,当时的初心仍然在我心中留存着。


2021年夏季,我报名参加援藏工作,现在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县察隅县古拉乡中心小学支教。今年是广东省支援西藏的第27年,我很有幸能投身于这样的事业。


在西藏,我看到了团结质朴的各族同胞,看到了国家突飞猛进的基建事业,也见证了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成就。我相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实现着,我将在平凡的岗位上更加专注、笃定。



抵达

抵达林芝

#支教藏区#

在收到启程通知后的几天内匆匆订票、收拾行李.....8月4日中午,我们援藏的三位老师抵达林芝机场。

在林芝到察隅县的途中,我开始了高原反应。中间在波密县调整了一夜并吃了缓解的药,但也没有完全好转。

赶到察隅县后,我被援藏工作组送到察隅县医院,大家守着我吸了好几个小时的氧气,症状才得到缓解。

高原反应虽然来势凶猛,但退下去了倒也没事,渐渐地我也开始适应这里。


在大致了解援藏工作的内容及各项事宜后,分配学校的通知下来了。8号那天,我和深圳大学读大三的学生志愿者一起来到察隅县古拉乡中心小学。





初至

察隅县古拉乡中心小学

#支教藏区#

虽然古拉乡海拔不算太高,但是初到的几天仍有些许不适。古拉乡距离察隅县城只有不到四小时车程,却非常偏僻。整个乡现在共有一千五百人,而且还在陆续迁出。

古拉乡中心小学坐落于怒江的支流边的山腰上,四面环山,周围只有十几二十户人家。


这里人烟稀少,日用的物资只能从山外运进来,想买到新鲜的蔬果、生鲜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地家庭主要靠挖松茸、种地、牧牛为生。在国家的帮助下,这里的人们基本生活都能得到保障。


古拉乡中心小学共六个年级七个班,学生二百名左右。这里的老师不多,专业对口的老师就更少了,老师们一般都要担任多个学科、多个年级的教学,我算得上是全校少数专业对口的老师。

一些老师是在西藏上大学然后留下来,有的老师是本地人,接受完教育又回到这里。整个县下辖的乡镇之间老师的交流非常频繁,以学期为时间单位互相调动。这里的老师通常把家安在拉萨或者四川,开学前统一返校。





淳朴

当地学生情况

#支教藏区#

当地学生的母语是藏语,很多孩子到了上学才开始接触汉语,因而他们在朗读和写字上都有一些吃力。


此外,孩子们由于视野的局限,想象力有所限制,举例子的时候遇到他们不知道的事物会无法理解,家长也较难给学生提供助力。


这里的老师说,当地学生的升学基本取决于个人的天分,如果成绩够好,到内地去上中学、考大学基本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全县每年能考上“内地班”的多则十几个,少的时候只有四个,其他的学生则到察隅县城里继续完成义务教育。

▲给孩子们编辫子

古拉乡的各个村落分散而遥远,所以很多学生从小学一年级时就开始全寄宿,有的学生周末也不回家,甚至放寒假才会回家。


但正是因为淳朴的环境,使得这里的孩子单纯而善良,非常懂得尊重老师,遵守学校的规则,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之心。

周末的时候,我也会和留下来的孩子聊天、游戏。因此,这里的师生关系多了一层亲情的意味。因为学生们在学校的时间很长,老师们多数也远离家乡,所以彼此之间的关系很亲昵。课余时间孩子们会和校长、老师打球、下棋,有时老师在学校里走着,孩子们还会直接偎过来。





引导

教学工作

#支教藏区#

我现在教五年级的语文、音乐和三年级的科学、美术,在备课方面取得光明区凤凰学校的支持与帮助。

▲我录制的弹唱视频

在逐步了解这里的学情和教学风格的同时,我发现这里的学生基础较薄弱,知识的灵活运用比较困难,大部分同学只能完成非常基础的学习任务。因此,我思考在教研和学生方面是否可以为两校(原单位及支教学校)建立有效的沟通,让支教工作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国家保障下,这里的教室都配备了基础的硬件设施。但是由于供电不稳定,停电、断网时有发生,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困扰。学校虽说有发电机,但是晚上十点之后就不运作了。而且发电机的电只能供一、二楼使用,四至六年级在三楼,早读和晚修的时候,实在看不见了,学生就站在一楼二楼的走廊里读书、做作业。

还记得有一次需要多媒体的音乐课因为设备原因无法上课,我就利用班里的地图给学生讲地理、历史知识,他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对于很多藏区孩子来说,连县城都不常去,个别学生到过拉萨已经非常难得,而对于我们经常提及的“世界屋脊”“天路”“地球第三极”,他们其实并不太清楚。


刚好五年级的德育任务要求学生认识到灿烂的中华文化、悠久的中国历史,我便想着利用现有的设施适时地启发学生、引导学生。





感动

教师节礼物

#支教藏区#

让我最感动的是在教师节的时候,课前,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好意思地对我说“老师,我们想唱一首歌送给您”,虽然这首歌我没有听过,但我内心的感动无法言说。

▲我收到的孩子们的教师节礼物

我对孩子们说:“咱们之间有互相适应的过程,我也有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我最大的希望就是你们走出大山,去看更大的世界,你将来可以选择回来建设家乡,也可以和其他小朋友说说你看到的外面的世界。”

那天以后,我觉得班里的孩子对学习的态度更积极了。这里的学生因为母语不是汉语,一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有些吃力,甚至连抄写也会出错。后来我尝试了一些策略,用类似分层教学的方法,给大部分学生布置了任务以后,逐个教基础差的同学写字。


我想,等他们长大,在这里,汉语的使用一定更普及,现在他们多会一个字、一个词都很重要,哪怕能流利地用汉语交流也很好。












有感

而发

在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的纪念日当天,全体师生们坐在校园里通过大屏幕观看布达拉宫的仪式直播。来到这边后,这里的人和事给我很深的触动。

我看见了国家稳扎稳打的的惠民政策,看到了这边孩子上学有国家的“三包”政策——从各类文具到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古拉乡的居住环境较不便利,国家便一直在创设条件让群众搬迁到更宜居的乡镇,搬迁后的乡镇里房子、家具、家电、柴火一应俱全,只要老百姓过去入住就可以。


在和平解放七十周年大会上,群众代表所说,人人都住上了自己的房子,用上了智能手机,不少家庭还买了自己的汽车,这就是人民群众朴素的愿望,这就是最本质的民生问题。

来到这里,我了解到祖国的伟大与深意。祖国如同一个班级,总有发展快的学生和底子薄的学生,但是国家从来没有放弃基础差的地区,在各方面都做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如果不是国家,这里的公路、电话信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修起来,还辛勤维护并修缮各类故障。这里的快递基本只有中国邮政才能抵达,再看七十年前,解放军顶着严寒缺氧的恶劣环境解放了西藏,由战争到和平,由解放到富强,一直以来的精神不变。

全面小康、全面脱贫,西藏做到了,我们这个“大班级”也做到了。来到这里,使我对我们的党、国家、人民都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情感。


回想中国近代到如今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背后有无数人民和共产党人的付出。我终于懂得“不忘初心”“不负使命”“强国有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简单的口号,也是对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更是对年轻一代的深切希冀。


小彩蛋


深圳教育系统组织了几位退休老师来这边支教,我们分到了一位音乐老师,她姓孙,是东北人,性格很爽朗,精神也特别饱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来的第二天就投入了工作。

她说,“都说这里是最艰苦的一个乡,我就问能洗澡吗,只要能洗澡就没问题。”我们都笑起来。因为高原,她的身体时有不适,但她一直保持神采奕奕。


孙老师很热心,也有很丰富的小学教学经验,我本身很喜欢音乐,现在也教音乐课,所以一有机会我就会和她讨教音乐教学的技巧。


来源:光明区教育局

通讯员:李梦真、吕珏铷

往期推荐

☞ 光明教育追梦人 | 周烨:扎根光明教育25载,为万千学子点亮明灯


☞ 暴雨天气,这份防雷指南请收好!


☞ 中秋团圆福满光明,光明区教育局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幸福!


☞ 广东出台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中秋去哪儿?深圳这些“惊喜月饼”等待大家来打卡“品尝”!


☞ 班主任之窗 | 第36期:林燕叶老师,真心护航第48位孩子


欢迎关注光明教育


正风提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