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随笔‖和而不同做君子(下水文)

朱步忠 作文与随笔 2023-08-06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但人不是独立存在的。与人相处,很多时候是需要在坚守个性的基础上互相调和的。调和,既非强求认同,也非曲意逢迎。调和之和,是权衡慎思之后的折中,是一份让步,一种平衡,是一种共存共生。

正像鲁迅所言: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的。不论是国画中的泼墨与留白,还是“让他三尺又何妨”的美好佳话,都是中庸之道,平衡之法的体现。就连“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笔下也有这种调和之道。

以他最著名的人物形象阿Q为例。他是阶级社会的被剥削者,人们同情他,渴望他摆脱各种人性弱点。试想,他这样可怜的角色,如果真能得势,仔细推敲,他搬这家,要那家,人和物都不少,连最底下的阿D也不放过,那么就说他定是一个不仁者,定比赵太爷好不到哪里去。鲁迅运用调和手法,把阿Q身上的屠夫精神与奴隶地位相调和,最终给他了一个悲剧结局,从而使文艺作品更具感召力,让读者对其既恨又怜,而不偏于一方。由此观之,“和”能钝化矛盾,走向平衡。



我们不禁要思考,既然“和”作为中庸之道为历代国人所推崇,那鲁迅为何冷嘲热讽,阿Q为何没有因为他身上的“和”而被人称颂呢?

究其原因,大抵是因为“君子和而不同”,阿Q的“和”,只与千千万万在铁屋中熟睡的人一样,是民族劣根性下的和。这种无知与无能,就如娜拉出走之后定会回家的“和”一样,也使中国百姓如没有思想的苇草,随风而动,依旧瘫软、迷糊、不开化。这种劣根性下的“和”,妨碍了阿Q的觉悟,更阻断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一个君子的生路。也正似张中晓在其随笔下所言,这种劣根性下的和,是陷于奴隶的枷锁,也是走向统治者预设的桥梁。因而如前文的推断,阿Q若非奴隶,则为屠夫。所以鲁迅调和人物命运,正是由于他发现了愚昧国人的劣根性。

由此可见,劣根性下的“和”绝非真正的“和”,缺失了“不同”的“和”,也终究是软弱和自我欺瞒。

调和之和,贵在不同。只有拥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做一根有思想的苇草,我们才能更好地判断,更好地折中,更好地调和。君子和而不同,君子不同而和!

所以再反观鲁迅“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的”的感慨,不是对儒家中庸的肯定,也不仅是对国民劣根性的嘲讽,而是对“和而不同”的呼唤,是对国人独立思想、自由精神的呼告。




附录

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试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亲爱的朋友: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是“我手写我心”,那么,换个角度可以说,有手有心我们就能写作。我们天天看别人写文章,话情怀,说感慨,是不是自己的手也痒了,那就请你也拿起笔,打开尘封的记忆,写出你的人生故事,看到的自然风景,百感交集的人生感悟,发我下面邮箱帮你发表与大家分享。因为我公众号有一个栏目叫“我行WO秀”就是给爱好文字的你提供的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平台来了,你在哪里?还有稿费!

微信:ZBZ8892586

投稿:1746443757@QQ.com

商务合作:1746443757@QQ.com


《征稿须知》‖欢迎投稿,长期有效!


往期热文


今日随笔‖别总是期待来日方长,这世界挥手之间都是人走茶凉!


教育视角|为追寻生命的意义,你首先要成为你自己!


教育视角|旧文新读|如何看待录取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却又不入学的行为?


情感随笔 |爱你的人,生怕给你的不够;不爱你的人,总认为你要求的太多!


今日随笔‖努力就是努力,结果就是结果!


教育视角‖总有那么一个角落,那里有花、有草、有阳光!


心灵絮语‖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