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B站受欢迎的北大教授!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2-01-21

在北大有这样一位教授

满腹经纶的她爱以史料为材用生动场景和有趣细节调味提鲜烹煮色香味俱全的历史故事在保障原汁原味的同时让历史研究更易品尝从学生到老师

“长在北大”的赵冬梅

已经在园子里度过了三十多年时光

她潜心学术,又让学术走下高阁

从百家讲坛

到把自己的所见所得书写成册

以及最近入驻哔哩哔哩平台

她用通俗易懂的故事

把专业的历史研究成果带到大众面前

今天我们就让讲故事的赵冬梅

成为故事的主人公

一起来看看她的故事

  温馨小提示:文末赠书,不要错过~  

赵冬梅是学者,是老师,也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播者,一张书桌,三尺讲台和更广袤的世界,都是她的舞台。学者、老师和传播者哪个更接近她学历史的初衷?她说“这三个合起来才构成我的初衷。”

 ↓点击视频,听赵冬梅分享历史的学习↓ 


做讲故事的人

赵冬梅很早就开始喜欢历史了。

在过去教育中接触到的历史故事和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让她着迷,也促使她在高考时把北大历史学系当做她的第一志愿。到北大接触专业的历史学习后她却发现,故事并不是历史的全貌。这给她带来了落差感,但故事底下更真实深刻、有线索可寻的历史,又激起了她求知的欲望,让她一头扎进书堆,和史料“贴身肉搏”。

赵冬梅喜欢看书,享受看书时每个细胞沸腾的感觉,“可能都不是看书了,跟吃书似的”。学生时代的赵冬梅在书海汲取知识,把书上一行行的言语印进脑中,一条条的历史线索连缀成片,咀嚼消化,如痴如醉。这嗜书习性带着惯性持续到了现在,她的办公室里,古籍和专著砌成书墙,硕博论文和期刊杂志也摆满桌面。

跟随着自己的好奇在历史长河上下求索,赵冬梅心中始终惦记着吸引她走向历史的故事。故事离不开人,历史亦如是。


“我们是出于对过去的人的关怀、对今天人为什么是这样的好奇,以及对未来人类命运的关心,才去回望历史的,”赵冬梅一直对历史中的人抱有真诚的关切,“所谓的历史研究长期以来关注制度、文化,却遗忘了人。”


对赵冬梅而言,在宏大历史中加入日常生活的细节和个人生命的片段,注入人物故事,让制度活起来,是她把研究回归到人身上的选择。

接受采访这天早上,赵冬梅正好外出到国家大剧院参加访谈,她在那听说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出演时,台下会有一群观众自发穿上宋制汉服,约着一块去看剧。她想,这不也是历史,以及是大众所关注的历史点吗?


“作为历史学者,毫无疑问我们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上会比普通人更强。如果这个强只服务于我自己的学术,而对普罗大众真正关注的历史部分,既不关心,也没有能力去捕捉、去展示,我觉得是很遗憾的。”在她看来,向大众描述他们好奇的历史图景,是历史学题中应有之义,也更是被她视作自己的义务,“我们被赋予了挖掘和修复人类或族群记忆的使命,这是社会需要我们的原因。我们依靠社会资源找到的东西,应该有分享的义务。”


抱着分享的念头,赵冬梅把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生动有趣的历史,带到北大的课堂,让学生看见历史中的人;也传播到大众跟前,满足大众的好奇。入驻哔哩哔哩平台没多久,她的视频已有几十万播放量。

赵冬梅老师的B站主页

赵冬梅老师的B站视频评论

 ↓点击视频,听赵冬梅讲述王安石↓ 

作为学者,她并不传统,而是大胆地给历史“添油加醋”,从扎实史材出发,用柴米油盐添上滋味,以妙笔生出故事,用易读的风格充当精致摆盘,吸引你品味历史,与过往对话。


一路在走,一路分享

被问及向大众讲故事的体验时,赵冬梅说,“它不容易,相当的不容易。”

读的书越多,赵冬梅越发明白,如果眼中只有故事,就只能停留在业余阶段,最终哪也到达不了。“如果说你仅仅是好奇,仅仅是说想讲故事,浮在面上去讲出来的故事其实是没什么意思的。”深入研究是故事这一种浅出的前提,只有将功夫下足,对史料和涉及的时代有足够的认识和思考、对了解别人的研究并能判别吸收之后,再加之通俗的表达和可亲的语言,才有可能讲好历史故事。

北大历史学系邓广铭老先生“四传(《岳飞传》《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陈龙川传》《辛弃疾传》)二谱(《韩世忠年谱》《辛稼轩年谱》)”的历史书写风格,给赵冬梅带来了不小的启发,后来周一良先生对邓广铭的评价,也给赵冬梅带来很大的触动。


周一良先生称赞邓广铭先生不仅能‘研究历史’,而且能‘写历史’。我觉得历史学界(比如说北大历史学系)已经很久不写作了,我们只研究。研究和写作的区别很大,研究历史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把该考据的考据,该论述的论述;写历史我倒愿意说它是一种更高的历史写作形态,它要有扎实的史料依据,并且要有写作能力,最终才能呈现一个活的图景。


赵冬梅打算做一点“离经叛道”的事情,从写寇准开始给自己订立规矩,不再写论文,而是写通俗易懂的故事,做写历史的学者。

站在对把握历史能力高要求基础上,想要写好历史,讲好故事,赵冬梅还会寻求“外援”,在写作时让自己的母亲也读读自己的作品,如果母亲也认为可读,那语言文字的可读性和流畅性大概也达标了。“我通常也会建议学生在修改文章时读出声来,以便听见自己,利用耳朵的感觉来订正文字。”对语言文字的把握技巧,也被她化用到教学上。

从百家讲坛,到把自己的所见所得书写成册,以及最近入驻哔哩哔哩平台,赵冬梅一路在走,一路分享。她2020年出版的著作《大宋之变》,虽然已经过了推广期,却也因为读者口碑推荐,至今仍在热销榜上。赵冬梅讲的历史故事,受到了不少欢迎。

不过,赵冬梅认为自己讲的历史故事既好读,又不好读。历史本身是多义且复杂的,在赵冬梅心中写历史最重要的应该是呈现一个整体的、丰富的东西。


以《大宋之变》为例,有个学生在我《宋史专题》课程考试前还发朋友圈吐槽,说明天就要考试了,她却读着《大宋之变》放不下来。我想它确实是读着会觉得很顺畅,但它实际上也是学术的,细读里头也可以生出很多思考来。


她期待的是提供像《红楼梦》那样的文本,不流于浅白,而是底蕴丰厚,信息致密,无论什么时候读,都能读出不一样的东西来。

通俗和学术不应该是对立的,赵冬梅用通俗的方式,讲述她的学术成果,充当一个转述者、分享者,让更多人可以忽视门槛触碰到专业的历史。


佛系的一面

向大众讲故事不仅难在讲述的方式与分寸,还难在“千江有水千江月”,每个人照见的都是他所看见的。

不过在对结果的认识上,赵冬梅显得有些佛系。

赵冬梅曾给《大宋之变》的读者写道:感谢你听我讲述华夏政治文明史上一个有关转折的故事,这个故事跟你从前所知的完全不同,而你敞开心胸,静听深思审问。对赵冬梅来说,大家能够在叩问世界的路上相遇就已经十分幸运。


我不太在意做成的结果怎么样。我真诚地做,然后我的东西能够抵达另一部分也抱着真诚追求知识的读者或是观众就够了。如果说我不是你的菜,你不是我的菜,也没有关系,就各走各的路就好了。


至于追求自己做的事情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赵冬梅也很清醒“没必要,也求不得,但是你得永远努力,做好自己的部分。”

虽然对结果抱有佛系的看法,但赵冬梅坚持着对过程的认真。接触宋史研究并把所得带到大众面前这些年,赵冬梅结下累累硕果,近两年集研究所成的《大宋之变》,温柔可亲的《法度与人心》《人间烟火》也接连孵化。接下来,她还想走近影响自己选择宋史的偶像苏轼,不过这不是单纯的“追星”、写个人的传记,而是她从北宋各代政治集团中选取代表人物研究的延续。个人身上都能看到时代的印记,赵冬梅尝试以小见大,构建出自己的北宋政治文化史。这个政治文化史是以北宋为个案的帝制时期王朝政治文化史研究,赵冬梅设想可以用这套东西看宋,也可以去观照其他朝代。大概赵冬梅的目标从来不是写易读的东西,而是用易读的形式,展现宏大又不失鲜活细节的历史研究内容。


赵冬梅在《大宋之变》的后记里提到,交稿前她坐在飞机上,突然就开始害怕飞机失事,“因为如果飞机掉下去,我死了,就不会有这本《大宋之变》。”如果没能留下自己的学术成果,对赵冬梅来说相当于白来了世上一趟。“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知道有一件事情你不做,别人也做不出来,那这件事便值得投入生命,也是你的独一无二之处。”


把历史一直写下去,把故事一直讲下去,是赵冬梅自我认可的学术价值,也是生命价值所在。她打趣道,因为自己的身高原因,白发苍苍时著作等身应该比较容易,“我希望到那个时候,我最终能够以一个北宋政治文化史序列,把那时的历史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大概赵冬梅讲故事的态度和她在学术道路上前行的模样,是一致的:她目光坚定,知道自己要怎么走,和走去哪里。




人/物/简/介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曾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述寇准、司马光等历史人物。出版有《文武之间:北宋武选官研究》《大宋之变:1063—1086》《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等作品。主修宋史,在官僚制度、官僚生态、社会生活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对晚唐至北宋军事、政治、社会生活,以及对制度中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制度与人群的互动关系关注密切。



互动送书


看完赵冬梅老师的故事

你有什么想说的?

又或者想问赵冬梅老师什么问题?

快来评论区留言互动

截至2022年1月21日中午12点

留言点赞前10位的读者

将有机会随机获得赵冬梅老师的著作一本





《大宋之变:1063—1086》



“《大宋之变》写了一个从来没有人写过的司马光的形象,和宋朝政治史上的一个转折。这本书写了八年,是我的整个的北宋政治文化史的研究的一个最核心的部分。”








《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法度与人心》在很大程度上,我一直是承认它是我的读书笔记。我提问,然后我向我的同行和前辈们去寻求答案,再将答案精心梳理,呈现给大家。”








《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




“人间烟火幸相识,《人间烟火》这里面有个人也有日常,甚至也有凭借着学术敏感在‘胡说八道’的成分,相对而言比较敦厚、亲切。”




联合策划: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视频 | 图片:受访者提供

采写:莫筱璇

排版:唐儒雅

责编:戴璐瑶


刘浩宇:会讲相声的北大学霸



谁会不喜欢北大的寒假呢?


发现“最早的北京”!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期待投稿,欢迎合作邮箱:gbdgw@pku.edu.cn

 让更多人听到她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